


公司開展受限空間救援競賽
? ? ? 6月28日上午,公司在安全實訓基地組織開展了受限空間救援競賽,來自各基層單位的12支代表隊展開激烈競爭,最終ABS運行部二隊獲得冠軍。公司安全總監張琦為獲獎隊伍頒獎并講話。
安全生產月雖接近尾聲,但公司保證安全生產的弦卻時時緊繃。通過此次受限救援的實戰演練,旨在進一步鍛煉員工能快速、準確地使用應急救援器材,全面提升員工自救、互救能力,提高突發事故應急處置能力。
競賽從實際出發,模擬了受限空間作業過程的突發意外情況,一名員工突然中毒窒息暈倒在臥罐中,情況緊急,須盡快展開救援。參賽的每支參賽隊伍要相互配合入罐救援,隨后將昏迷人員送至安全處進行心肺復蘇。
隨著裁判一聲令下,場上參賽隊伍迅速展開救援,從系掛安全繩、穿戴空氣呼吸器、穩固三腳架,到進入受限空間救人,擔架轉移、聯系救援、心肺復蘇等直至救援過程完成,各參賽隊伍都迅速行動、默契配合、處置得當,發揮出了較高的競賽水平。
經過激烈角逐,最終ABS運行部二隊獲得一等獎,搬遷處置工作部代表隊、電儀運行部二隊獲得二等獎,ABS運行部三隊、ABS運行部一隊、大沽機電代表隊獲得三等獎。
公司安全總監張琦為獲獎隊伍頒獎并講話,他首先對每一位參賽隊員的處置能力表示了肯定,并結合當前全國安全形勢和公司運營情況對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希望公司全體員工繼續提高對安全生產的認識,加強應急處置的能力,為公司營造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,形成“我要安全,我會安全,我保安全”的良好安全氛圍。

增強安全意識 提高安全能力 公司舉辦安全知識搶答賽
6月24日下午,公司在臨港報告廳舉辦了安全知識搶答賽決賽,儲運部代表隊摘得桂冠。公司總經理劉格宏、黨委副書記欒惠良、副總經理武春雷、安全總監張琦出席本次活動并為獲獎選手頒獎。
在全國第21個安全生產月,公司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,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以及市委、市政府和集團公司黨委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,進一步提升職工安全業務知識水平,強化安全生產意識,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,舉辦了“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”安全知識搶答賽。
安全知識搶答賽來自全公司14個基層單位的18支代表隊報名參加,通過預賽比拼后,苯乙烯運行部、大沽機電、儲運部、質檢部、大沽精細、研發中心(生產技術部)等6支代表隊殺入決賽。
決賽分為個人必答題、搶答題、風險題等3個環節,比賽題目內容涵蓋安全生產法、安全生產隱患辨識、應急救援、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要點、企業安全文化等多方面知識。比賽現場,各隊選手憑借對安全知識的細致掌握,認真應答每一個問題。搶答環節更是緊張激烈,參賽選手才思敏捷、手疾眼快,將整個比賽推向了高潮。比賽中間穿插的現場觀眾答題環節,不僅活躍了比賽現場緊張氣氛,更加提高了現場觀眾對安全活動的參與感。
公司總經理劉格宏到場觀賽并講話。他首先對本次安全知識搶答賽各參賽隊給予鼓勵,對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,并結合公司當前安全生產形勢提出了3點要求:一是每一名職工要認真學習《安全生產法》,做到學法、知法、懂法、不違法;二是每名職工都要做各自崗位上的安全生產“第一責任人”,明確自身的安全生產職責,認真履行安全責任;三是每名職工要增強安全意識,提高安全能力,在公司內形成“我要安全、我會安全、我保安全”的良好安全氛圍。
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,最終儲運部代表隊勇奪第一,苯乙烯運行部代表隊、質檢部代表隊獲得二等獎,大沽精細代表隊、大沽機電代表隊、研發中心(生產技術部)代表隊獲得三等獎。

公司扎實推進各項降本增效措施落實落地
為應對產品結構單一、能源價格上漲、市場波動等復雜經濟形勢影響,公司按照集團公司統一安排部署,結合精益化管理,以形成降本增效自動自發態勢為目標,將降本增效工作貫穿到生產、經營、管理等各個環節中,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實落地。
公司從生產實際出發對降本增效管理機制作出了調整。進一步加強過程監管,采用周申報月審核模式,每周對已申報項目進行進度跟蹤,每月召開降本增效總結及項目評審會,對項目收益真實性進行驗證。同時,為不斷完善降本增效正向激勵機制,公司實施了《績效獎勵管理辦法》,建立了激勵與約束并重的激勵機制,以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,提高公司各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率,為實現公司經營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。
2022年公司從盤活老廠固定資產、降低可控費用、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著手共申報降本增效項目29項,并取得顯著成效。下一步將提升項目會審意見規范性,加大降本增效宣傳力度,改變各部門固有思維,深挖企業降本增效點,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,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黨委工作部

六部門: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主要產品單位取水量下降5%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水利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《工業水效提升行動計劃》。
工業是我國最重要的用水部門之一,2021年工業用水量1049.6億立方米,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7.7%?!笆濉币詠?,工業用水效率明顯提升,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從2015年的58.3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8.2立方米,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從89%提高至92.9%。但工業領域節水提效仍面臨產業結構布局與水資源條件不匹配、部分行業水重復利用率不高、非常規水利用不足、關鍵技術與裝備存在短板等問題。
《行動計劃》提出到2025年,全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6%。重點用水行業水效進一步提升,鋼鐵行業噸鋼取水量、造紙行業主要產品單位取水量下降10%,石化化工行業主要產品單位取水量下降5%,紡織、食品、有色金屬行業主要產品單位取水量下降15%。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,力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%左右。工業節水政策機制更加健全,企業節水意識普遍增強,節水型生產方式基本建立,初步形成工業用水與發展規模、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格局。
《行動計劃》提出了6個方面12項具體任務。
一是強化創新應用,加快節水技術推廣。支持行業協會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開展工業節水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創新性研究,探索建立產業化創新戰略聯盟,支持相關單位創建節水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器、創新創業基地,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轉化。制定工業節水裝備行業規范條件,發布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、技術和裝備目錄,制定技術推廣方案和供需對接指南,遴選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裝備。
二是強化改造升級,提升重點行業水效。鼓勵工業企業、園區、集聚區開展生產工藝和設備節水評估,實施工業水效提升改造,推進用水系統集成優化。開展工業綠色低碳升級改造行動,引導金融機構綠色信貸優先支持水效提升改造項目。聚焦重點用水行業,支持企業開展節水降碳技術改造,鼓勵有條件的中央企業及園區實施數字化降碳改造,探索建立上下游企業節水降碳合作新模式,推動節水降碳協同改造。
三是強化開源節流,優化工業用水結構。聚焦鋼鐵、石化化工、紡織、造紙、食品、有色金屬等行業,創建一批廢水循環利用示范企業、園區,重點圍繞京津冀、黃河流域等缺水地區及長江經濟帶等水環境敏感區域,創建一批產城融合廢水高效循環利用創新試點,形成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,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。鼓勵沿海企業、園區加大海水直接利用以及海水淡化技術應用力度,鼓勵有條件的礦區及周邊工業企業、園區建設一批礦井水分級處理、分質利用工程,鼓勵企業、園區建立完善雨水集蓄利用、雨污分流等設施,加強管網建設,擴大工業利用海水、礦井水、雨水規模。
四是強化對標達標,完善節水標準體系。推動各地區創建節水型企業、園區,遴選節水標桿企業、園區,申報國家水效領跑者企業、園區,建立三級水效示范引領體系,加強工業水效示范引領。編制工業節水標準制修訂計劃,加快制修訂工業水效提升相關標準,加強節水行業的標準采信,鼓勵參與節水領域國際標準化活動,完善工業節水標準體系。
五是強化以水定產,推動產業適水發展。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政策,嚴控新增產能,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,加快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提高低水耗高產出產業比重,持續優化用水產業結構。在京津冀及黃河流域等地區加快廢水循環利用及海水、再生水、苦咸水等非常規水利用,在長江經濟帶等地區,全面推行清潔生產,加強化工園區整治提升,推動沿江企業加大廢水循環利用力度,因地制宜提升區域工業水效。
六是強化數字賦能,提升管理服務能力。推動企業、園區健全水效管理制度,加強用水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。推動高用水企業、園區對已有數字化平臺進行升級改造,開展智能化管控、管網漏損監測等系統建設,探索建立“工業互聯網+水效管理”典型應用場景,提高數字化水效管理水平。推動新型、智能節水計量器具研發、生產和應用,遴選水效提升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,打造水效提升服務領域的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搭建“水效提升第三方服務庫”,提升智慧化節水服務能力。